布艺窗帘知识
纺织知识|民族特色服饰之水族服饰
2017-03-15  浏览:44
布艺之家讯: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着许多族群,水族是从“骆越”部落的一支发展起来的,秦代时迁入黔、桂边境。唐宋时与壮、侗族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僚”,北宋时政府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水”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服饰文化

水族民族特色服饰男装

传统水族民族特色服饰男子服饰变化较大。明代,水族男子长发绾髻于头顶,穿交领无扣长衫,系腰带。由于明代政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政策,大量汉民迁入水族居住地区,通过与水族长期相处、通婚,一部分汉族融合于水族,汉族的一些服装款式和穿着方式也在民族融合中为水族所采用。清代剃发留辫,青壮年绾辫盘结于头顶,用白色或青色头帕包头,多穿大襟无领短衣,少数穿长衫,下身穿直筒便裤,脚穿布袜和元宝盖布鞋。年长者头戴缎面红顶瓜皮帽,穿大襟无领宽袖青蓝长衫,袖宽约五六寸,内衬白布短褂,下装为青蓝色宽脚长裤,脚穿猫头鞋或翘尖布鞋。冬则着棉布长袍,穿夹裤。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男人剃去发辫,有的长短衣加上衣领,短衣则有的开对襟,衣服大多改用布扭扣。中青年多穿对襟短衫,年长者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多用青蓝头帕包头。这时期的衣饰与汉族、布依族大体相似。此后,短衣盛行,同时戴马尾帽、遮阳帽也较普遍。水族男子以穿衣服的多少来显示家庭的富有,常有五、七、九、十一件单衣一起穿的,每件衣服只扣一颗纽扣,以便显示所穿衣服的件数。当代的水族老年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近代的服饰,在庄重场合穿长衫、外罩马褂、短帕包头,中青年男子基本着汉装。

水族女子服饰

水族民族特色服饰女服多以“水家布”(即自织自染的土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缝制,过去多穿圆领宽袖的对襟银扣短衣或长衫,下配百褶裙,民国以后逐渐易裙为裤,前后系两块长方形腰巾,有的打绑腿,穿翘尖绣花鞋。现在未婚女子喜用浅蓝色、绿色绸缎,或灰布做成右衽大襟长衫,衣长及膝,收腰收袖,显得较贴身,着青色长裤,衣裤的边缘不作任何装饰,只是衣服加上领子。胸前佩戴青色绣花长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着银链,围腰中部两侧系着提花飘带,拖在身后。梳独辫盘于头上,外包黑白方格巾或白色、青色长帕,穿船形翘头的绣花布鞋。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都镶上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再饰以红、黄相间的绲条,绲条外缘再镶一道阑干(方言,即花边)。后来改变衣角四周不镶边,只镶衣襟衣袖和裤脚。将长发梳成一把盘于顶,再从右侧插一把银梳加以固定并作装饰,习惯罩上黑白格子或白色、黑色长条头帕。这类服饰分布广及三都、独山等地,因此有人称为现代水族妇女的服饰代表。与这类服饰相近的是居住在榕江、雷山、都江等地的妇女服饰,只是衣脚幅面较窄,摆岔高,年青妇女多用花格方巾包头。都匀市王司地区的妇女喜穿右衽短上衣,拴绣花短围腰,用长巾包头之外,还用一匹白毛巾横扎。年长的妇女穿青蓝布无上领加多道绲边的对襟长衫,衣身衣袖较肥大,长裤短裙,或不穿裙而前后系两块围腰布。而九阡、荔波等地的妇女,多以纱质细匀,染工深透的青布制作青一色的上下便装,并用青紫色毛巾包头。允冲等地妇女衣裤均无花边,老年妇女与青年略有不同,她们上衣是对襟、无领、宽袖的短衣,外系百褶围裙,脚穿尖钩花鞋。在榕江兴华、塔石、雷山达地一带的水族女子服饰,衣裤较为紧小,上衣开衩较高,衣摆圆,坎肩花边沿双肩向背部呈椭圆状。三都县一带的已婚或订婚妇女,还要颈戴一两个银项圈——依照惯例,订婚时男方要送一个银项圈给姑娘;到结婚那天,新郎还得给新娘再戴一个银项圈。其它杂居地区,妇女的服饰往往与相邻的民族特色服饰有更多共同点的过渡服饰。

高良水族女子民族特色服饰

水族妇女在喜庆节日或结婚庆典上,还另有盛装。盛装女子把长发盘绕于顶,用银簪、银梳固定,然后插上各种银花簪。盛装制作精制,保留了近现代水族女子服饰装束的风格,上衣是无领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袖口着白色水波浪花边装饰,左右胸部用压花银片纵排装饰,以银扣点缀。下着黑色百褶裙,裙长齐膝下小腿肚,裙外右侧腰间配长约尺许的银球蝴蝶针筒,腰系长腰带于后腰处打结,并留尺许飘于后。内穿齐膝筒裤,裹绑腿至膝,脚穿翘尖绣花鞋。老年妇女多穿自织自染的青色布,很少用其他颜色的布。穿无领三个或五个纽扣右衽或大襟上衣,大袖口,衣身也较肥大,下装穿长裤。送葬时穿白褶裙。在节日或各种集会时,妇女们都喜欢佩带各式各样的银饰,如耳环、项圈、银扣、手镯、围腰链、银梳和银钗等,尤以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银梳子等为最普遍。佩带的项圈一般有一至五个,以多为荣。银花、银钗只有新娘才能佩戴,一般只在结婚典礼时用。其他节日里,姑娘们只戴银项圈、压领和针线筒等饰品

老年妇女服饰

水族女子婚服

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胸前银饰是节日才佩带的。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族妇女的服饰比起前些年来,变化更为显着了。现在的水族姑娘,在体现民族传统服饰的前提下,已多采用造型新颖、线条简洁、舒适得体、富有时代气息的款式了。衣料方面,也由自纺自织的土布发展到机织细布、绸缎以及各种化纤织物。

水族男女穿的衣服多是用蓝色,青色布料缝制而成,这些布料是将自织的白色平布,斜纹布,花椒布等放在靛蓝或青色染料缸中,反复浸泡数次后,再用清水洗净,洒干水,然后把它折叠起来,放在锤布石上锤平,就成为一匹匹光滑美观的蓝色或青色布。有的还用棉线染成蓝色后再与白色棉线织成蓝白或青白相间的花格子布。不同地区的水族群众,在服饰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普遍喜爱靛蓝、青紫等冷色,不喜欢大红、大黄等热烈奔放的色调,这种在服装色彩上的排他性,别的民族似乎很少见,表现出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这可能跟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水族地区的浓荫清泉,到处是绿色的自然环境,在其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逐渐形成了他们偏爱冷色的性格。

水族民族特色服饰解读

水族围腰是女子的主要服饰,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围腰上端镶绣片、银泡为饰,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穿时系银链,挂勾处有镂雕的银蝶或银花朵,既是挂钩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系在衣服外面,既美观又保护衣衫。水族服饰的传说,为防毒蛇镶花边大多数已婚妇女的衣服都镶有花边,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毒蛇很多。一个名叫秀的姑娘,把自己的袖口、襟边、裤脚、船头鞋,都绣上了各种彩色花卉。她穿上这身衣服去深山密林中砍柴,毒蛇见了她就逃走了。此后,水族妇女绣花边的习惯逐渐传承下来。多种纹理的“水家布”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纱质细,织工精细均匀,染色深透,耐洗不褪色。除平纹布外,他们还能织出“人字纹”、“斜纹”、“花椒纹”和“方格纹”等多种纹样。豆浆印染天下无双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技艺,相传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先将硬纸板镂成各种花鸟及几何图案,然后将模板平铺于白布之上,再刷上特制的黄豆浆,待豆浆干透后即浸入靛液缸中浸染,最后洗净晒干刮去豆浆,即呈现出蓝底或青底白花图案。独具特色的马尾绣

马尾绣

水族妇女擅长刺绣,尤以“马尾绣”独具特色:先将白色马尾缠上白丝线,用其在青色布壳上勾勒出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或花、草、虫、鸟等图形轮廓,然后同时用两根针,一针牵着丝线,另一针来回挑刺绣面,把中间绣满,使之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水族妇女擅长用此制作一种水语叫做“反结”的绣品,即背扇,指用梭结法刺绣而成的“T”形背儿带,上端两边有带,下端“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背扇制作工艺复杂,技法有刺绣、挑花、蜡染、织锦、布贴等。要先把各种图案分别绣好,然后将绣好的图案镶拼到背带布料上做成,能干的妇女几乎要耗费一年的闲暇时间才能完成,是母亲给出嫁女儿的最好礼物。已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精致,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部分。马尾绣背带是水族妇女刺绣的代表作,做工细密,美观实用,艺术价值很高。

水族背扇

水族童帽

儿童头饰是小孩服饰美观多样的集中表现,因为它是一身之冠首,农家妇尽其所能创造着。孩童们按照季节和年龄戴适当的帽子,如夏季戴“冬瓜帽”,秋季戴“狗头帽”,冬季戴“鱼尾帽”。最主要是虎头帽,或叫狮头帽。狮虎在民间已经随着年代合而为一,它们都是百兽之王,都被视为神兽保佑着庶民。为男孩准备的帽有全虎帽、双虎帽、全狮帽、双狮帽、麒麟帽、蝴蝶扑莲帽、鱼戏莲帽等;女孩有莲花帽、金瓜帽、石榴帽、凤凰帽等。这些帽子除用彩色丝线绣吉祥,如意,富贵等图案外,还在帽的前方镶上“八仙过海”,“十八罗汉”,“长命富贵”等银帽符。帽顶上钉上银花,还缀以线穗,帽后有银链,链上悬吊很多银牌,银铃、铜铃。颈周戴有项圈,项圈上坠有长命锁,意为锁住孩子的性命,使孩子平安无恙。年龄大些的女孩开始留发,用白头帕包头;男孩夏天的头发只留下天门附近的一小块,周围的头发都剃掉,叫“铬铁头”,长大了才逐渐多留头发。

\"者勾\"是一种尖端起翘的刺绣鞋,也是水族刺绣中的珍品

在古老的水族民族特色服饰文化中,值得一提的还有马尾帽和防滑鞋。马尾帽是水族特有的实用工艺品。由于三都一带的水族村民过端节要举行赛马活动,村民都喜爱养马。于是,当地制帽艺人利用丰富的马尾资源,将马尾编织成网眼状的帽子。马尾帽有筒状、瓜形和遮阳式等不同款式。夏天,男人戴上这种轻便、通风的马尾帽,格外凉爽、舒适。不过,由于如今年轻人不爱戴它,马尾帽现已很少见了。水族称防滑钉鞋为“者毕”。它原本是用棉布和麻线纳成的布鞋。由于贵州这里“天无三日晴”,经常阴雨绵绵,加上山区土路泥泞,穿上普通布鞋出门,路滑难行。而且雨天布鞋沾水粘泥后,又重又冷,也令人难受。于是聪明的水族人做好布鞋后,先在鞋底钉上十来个手指头大小的尖头空心钉子,再用桐油浸渍,晾干。经过这些处理,布鞋既防水又防滑,在雨鞋、胶鞋未进入水族村寨之前,这种简便易制又实用的防滑钉鞋,很受水族百姓欢迎。

布艺之家是集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敬请登陆布艺之家:http://chuanglian.jc68.com/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布艺之家 的产品:
  • 布艺窗帘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双碳之家 橱柜之家 布艺之家 卫浴之都 建材头条 灯具之家 电气之家 瓷砖之家 区快洞察 全景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揭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潮州建材 汕头建材 珠海建材 江门建材 韶关建材 湛江建材 茂名建材 肇庆建材 梅州建材 汕尾建材 河源建材 阳江建材 清远建材 中山建材 云浮建材 720全景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